第42次南极科考丨记者手记:“雪龙号”“健康管
栏目: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11-15 09:18
新华社“雪龙”号11月12日记者手记:“雪龙”号“健康管家”在行动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 “叮叮叮叮叮叮叮……”船上12时许下午3点左右,在一楼多功能厅举行的“南极大学”课堂突然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。 “报告,有队员突然感觉身体不太舒服,请船上医生看看!”电话里传来二队长阮飞焦急的声音,中国第42次南极科考队“雪龙”号上的医生王振干急忙抓起急救箱,三步跑到队员房间。时间。“你怎么了? “你觉得怎么样,同意吗?”问着,王振干跪了下来。“我的手有点麻,只吐了两次。”50岁的耳朵老的秦岭队员嘴唇发白,捂着肚子,靠在了沙发上。 “你有心脏病吗?吃药了吗?”王振谦给他量了血压,问清楚后,赶紧给他服了一颗速效救心丸。科考队长魏福海在秦岭站医务官康康的陪同下抵达。消毒食指,抽取手指血,测量血糖;小心地剪开葡萄糖补液袋的一角,支撑着队员慢慢地喂给队员;进行第二次、第三次血压测量,让队员躺得更舒服……两位医生一边讨论诊断结果,一边不断询问队员的感受。 “我觉得我有力量说话了。” 16分钟后,队员的话让围成一圈的队友们有些感触。两位医生共同得出结论,该队员尚未完全康复d 免受寒冷。自从“雪龙”遭遇2.5米至3米的浮肿后,他食欲不佳,午饭也不吃,导致体重减轻、脱水。 “我也是‘老南极’,其实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。”这位曾九次前往南极探险的队员表示,他很感谢医生和队友。去南极洲旅行并不容易。未来六个月,“雪龙”将六次穿越“咆哮西风带”,驻站队员将经受严寒、强紫外线等严峻环境考验。 “为了队员的安全和健康,‘雪龙’提供了相当完善的医疗保障。”魏福海说道。魏福海告诉记者,每次检查时,队员在行前都要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。 “雪龙”还配备了100多种药品,可以满足n极地航行中常见疾病的诊治需要。为应对突发事件,船上还配备了手术床、无影照明等设备,可以进行唇形、缝合、控制等操作,满足急救的基本条件。工作之余,王振干还利用空闲时间主动给大家理发、拔罐、按摩。有队员看着自己的新发型,说道:“在灯下把头皮托得没有影子的功力,真是不凡。” “科考队员的健康是我们的心,我们将全力以赴,确保队员顺利、安全地完成各项任务,健健康康地回到祖国和亲人身边!”王振谦说道。截至发稿,“雪龙”号已累计航行3000多海里,漂流距离祖国越来越远,却逼近南极洲。王振谦记得,在离开探险队之前,他对儿子那个女孩说:“父亲要担任‘雪龙’号的‘健康管家’。” 【责任编辑:刘维嘉】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