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届进博会丨从第八届进博会看浩瀚的中国经
栏目: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:2025-11-10 09:18
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 黄浦江畔,一年一度的“东方之约”进入第八个年头。此时此刻,中国的历史刚刚翻开了新的篇章。半个多月前,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,书写了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。一个多月后,海南自贸港即将启动封岛,中国高水平开放将再创新高峰。 “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,不是一个小湖。” 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,以海洋为比喻,深入阐释中国经济。第八届盛会期间,在这里,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海洋的磅礴浩瀚。首届七城共吸引境外展商2.3万家,意向预计交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。本届进博会有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,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,均创历史新高。数据的背后,是中国巨大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升级。到2024年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48万亿元,今年预计将突破50万亿元。 2021年至2024年,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86.8%,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.9%。未来五年,我国居民消费率将大幅提升,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 “中国市场足够大、足够开放,是我们有信心深入探索的市场。”从农牧食品,到供应链管理管理和食品加工技术方面,这家总部位于泰国的集团在中国市场展现了增长和创新。在热闹的直播间里,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商与中国消费者直接对话,擦出火花;在展位和论坛上,企业与政府代表、客户、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交谈、洽谈,感受市场脉搏、检验创新成果。在服务贸易展区,太古集团带来了“太古里”等商业地产项目。今年前三季度,太古集团在中国内地的主要地产项目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。 “这与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密不可分。”在农业食品展区,欣荣茂集团海外企业带来的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特色生鲜水果全球首发。 “介绍全球第八届盛会,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海洋的澎湃动力和活力。新生产力、双碳目标、未来产业……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趋势和关键部署,在进博会平台创造了重要市场机遇。“我们的创新与中国产业需求紧密相连。”总部位于美国的英格索兰集团对潜力充满信心。 “绿色转型的‘紧’机遇、产业升级的‘新质’机遇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‘协同’机遇。”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,中国市场推出的阿斯利康产品累计进口额突破1亿美元。,今年一种被用来治疗罕见疾病。它在医学领域得到了批准。今年3月,阿斯利康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。复星医药首次推出多款新产品。八届展会中的“网红”展品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安装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370多家医院,服务超过81万名患者。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,正在吸引全球创新力量在此聚集。进博会期间,我国发布《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开放促进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实施意见》,将加快人工智能、全空系统等22类场景培育,推动场景开放资源。创新与应用、科技与产业、消费与投资、供给与需求,与进博会平台融合互动,为国内平稳循环、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第八届盛会在这里,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海洋开放包容、海纳百川。人类文明的发展往往铭刻着“跨越山海相通”的开放印记。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,进博会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诞生。它经历了世纪疫情的浪潮,经历了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提升。始终恪守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,只会越开越大”的承诺,向世界展示开放的中国、发展的中国,创造中国巨大的市场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。第八届进博会,世界见证了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、制度开放持续扩大、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不断推进。它见证了世界各国企业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并行成长。它见证了卢旺达的辣椒、叙利亚的手工地毯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就业、收入和美好生活。未来五年的发展图景即将展开。在神州大地上,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开放的强烈声音将再次响起。 “历经无数风雨,大海还在!历经五千多年的磨难,中国还在!展望未来,中国永远在这里!”不断创新的中国必将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带来更多稳定和正能量。新华社记者一蓓、张小杰、王墨玲
【责任编辑:刘维嘉】